有錢人的習慣和你不一樣 The Top 10 Distinctions Between Millionaires and The Middle Class
今天要來談一本市面上常看到的書類。其實一直以來我對這種書都沒什麼興趣,一方面是因為選擇太多,二來是因為我從不覺得別人的成功可以輕易複製在不同人身上。不過有一天我在等人的時候無聊的拿起了這本書,為什麼? 因為與其專注在別人做了什麼而成功,我覺得習慣更加重要,找到好的習慣就算沒有辦法讓人成功但也總比一堆壞習慣來的好。
首先我要先說明我認為有錢不有錢其實並不一定是成功的定義,不過就像我之前說的,我比較好奇有什麼習慣或是觀念是有錢人普遍所擁有的。畢竟生活就是要花錢,因此花點小錢買一本書來當作投資也算是一種習慣。
這本書談的其實比較像是觀念,作者提了很多一般中產或是受薪族的觀念跟有錢人有何不同。在書裡總結了10大觀念,並一一解釋他們的重要性。在這裡我做個簡單的摘要。重要性以10為最輕,1為最重要。
10. 有錢人在乎一年可以賺多少
– 以年為單位來思考金錢
– 相信只要有心,誰都可以賺到錢
– 為追求”金錢自由度”而忍人所不能
– 只要跨出第一步,絕不輕易打退堂鼓
薪水族計較一個月領多少
– 以日、星期、月為單位來思考錢
– 認為錢多少是命中注定
– 只追求一時的享樂與眼前的滿足
– 遇到壓力、挫折立即退縮
在這段我覺得這真的是有滿大的差別。的確不少有些人致富往往都是在那短短的1,2年,但前面的努力或插苗的過程卻可能花了4,5年。但我想很少人能夠將現在做的事情聯想到4,5年後,又或者有那樣的耐力堅持那麼久,更不用說一般的上班族下一季的獎金會是多少都不知道了。因為長遠的計劃不容易掌握,當然只能先從眼前的滿足著手,追求一些小確幸。另外,作者認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和進取,有著長遠計畫的觀念都是變身有錢人的特質之一。
9. 有錢人談觀念
– 關注名人致富的原因
–善於讚美別人的長處
–賺錢的關鍵在於正確的觀念
–多會使用積極正面的詞彙
薪水族聊是非
–受名人外在的名氣與財富吸引
–喜歡對別人做無謂的批評
–賺錢的關鍵在於充裕的基金
–滿腹牢騷,總是不停抱怨
在這段作者用 ”大人物談觀念,一般人講事情,小人物聊是非” 為開頭,但是我覺得在我認識的女生幾乎都喜愛聊是非,這應該不適用在這句話吧? 不過我覺得的確對生活保持正面態度的人較有成就也過得比較開心。
8. 有錢人樂於改變
–認為改變就是機會
–順應時勢,隨時調整改變
–“選擇”讓自己富有
–抓住人生的每個奇蹟便能致富
薪水族抗拒改變
–認為改變充滿威脅
–因為恐懼而拒絕改變
–“希望”自己能富有
–別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運氣好
這部分我覺得就是承擔風險的能力,如果你比較能夠承受改變的風險,自然就比較多選擇和機會。換言之,就是將主導權握在自己手裡。
7. 有錢人精算得失敢冒險
–面對恐懼,克服恐懼
–不斷嘗試,視失敗為成功之母
–比起他人的肯定,更重視的是成功
–在人生競賽中,一定要得分
薪水族害怕離開舒適區
–逃避恐懼,屈服於恐懼
–一經失敗就放棄
–過度重視他人的肯定
–在人生競賽中,只要不十分就好
作這要我們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 最好的結果是什麼?
- 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 最可能發生的結果是什麼?
其實這段也是要比較不同人對恐懼的應對,也許是資訊不足,也許是不願面對。正面的態度面對失敗,並從中取得教訓,比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來得重要。
6. 有錢人會不斷學習,讓自己成長
–聘請專業人士擔任顧問
–運用財務知識賺錢
–投入自己喜愛的事物
–對金錢的重視遠不如對人生的熱愛與追求
薪水族在畢業之後,就不願學習
–希望能獲得免費的建議
–不曾投資於財務教育
–對學習缺乏熱情
–過於看重金錢,不滿於擁有的一切
有錢人多有閱讀的習慣,根據作者有錢人多半都有自己的書房,也樂意投資在自身教育。想想一本書幾百塊確有淺利替自己獲利幾萬塊或是更多,知識的力量就是有如此魅力。因此不要吝嗇投資在自己身上,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5. 有錢人掌握時機,為自己賺大筆利潤
–以豐厚的利潤為收入來源
–善用巧思將小錢變大
–掌握時機為自己賺進大筆財富
–看準市場,放手一搏
薪水族希望安穩,每月只領固定薪水
–仰賴薪水作為收入來源
–財富由薪資緩慢累積
–怯於嘗試,錯失機會
–墨守成規,不敢突破
依照作者的例子,他認為唯有為利潤而工作才有機會變成富人,如果仰賴薪水為收入的話則是非常有限。作者本身則是因為開始買賣二手家具邁向有錢人之路。他將在跳蚤市場等地方買入二手家具並轉賣而開始了為利潤工作的生活。
4. 有錢人做錢的主人,樂於分享不及較
–能掌控金錢
–能夠慷慨解囊
–善於給予,樂於受惠
–喜歡與人分享
薪水族受金錢控制,分毫計算怕吃虧
–被金錢所控制
–礙於現實,難以有所付出
–受惠時會渾身不自在
–只想獨善其身
其實這篇幅沒什麼太大的比較,大多只是敘述作者有錢後開始發揮愛心,在各種場合幫助別人。我想他的意思只是想表達光是有錢不行,要懂得作錢的主人才是重點。
3. 有錢人慷慨不親力親為,擁有許多消極收入
–能建立比自己懂得經營的團隊
–認為世界上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
–有彼此能相互支援的多元被動收入
–懂得凝聚意圖
薪水族吝嗇只能靠自己,頂多兩個積極收入
–相信凡事必須親力親為
–認為沒有人能做得比自己好
–收入來源之間沒有關聯性
–擔心分身乏術
這邊談到的一個概念算是滿有趣的,作者認為邁向有錢人應該建立起多元的收入來源,而所謂的消極收入則是指不太需要親力親為的收入。比如建立一個團隊,利用人才替自己打理事業等,總之就是放很多魚線才有機會釣很多魚。
2. 有錢人專注於,全部財產的增加
–要的是定期下蛋的金雞母
–驅使金錢為他們工作
–資產是那些具有價值且產生被動收入的事物
–賺錢,花錢,然後繳稅
薪水族只關心,工資漲幅有多少
–把錢當作金蛋似的存在銀行裡
–為金錢辛苦工作
–資產是擁有的一切有價值物
–賺錢,繳稅,然後花用繳稅後剩下的錢
在這個篇幅作者鼓勵上班族做點小生意,或是類似直銷的工作。賺到的錢不要消費,將這筆錢拿來投資在有收入的資產,不論是房地產或是股票。這邊他用一句話滿有意思的,也是我們常聽到的 “如果你的人生從不冒險,就不可能出現機會,所謂”富貴險中求”就是這個道理”。
1. 有錢人習慣往好的方向思考
–思考我還能怎麼做
–是自我心靈的支配者,不被動作出回應
–正向思考,結果越來越好
–問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薪水族經常朝壞的地方抱怨,陷入壞循環
–抱怨為什麼事情總是這麼難
–想法經常是被牽著鼻子走
–負面思考,問題越來越糟
–想的是自己要做什麼
我想這裡作者想強調的就是正面思考的能量,當事情不如意時與其抱怨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或是請益有經驗的人而想辦法進步。正面的能量不僅能幫助管理情緒,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後作者希望讀者可以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為自己的長遠發展做出最誠實的告白。因為那將左右你的每一步,或是你應該做什麼事情才能離期望的自己越接近。
我相信很多書裡很多觀點其實並不容易達成,克服失敗的恐懼本身需要很多勇氣,信心,並有著願意支持你的人。但有的人天生就是一匹狼,看到機會就往前跑不管後路。因此態度跟習慣的確是對我們在商場或職場上的成功有所影響,正面的思考,紀律,情緒管理,廣結善緣,不斷的投資自己,不斷的學習都是邁向富人的習慣之一。我覺得看完這本書後對於有沒有要成為有錢人來說並不是重點,而是更加檢視自己的觀念是不是能夠將格局再放大,拋開自我的限制也是很重要的。